您的位置:首页 > 法治中区 >
反诈+禁毒+防欺凌 市中区为孩子们送上“安全指南”
www.szq.neijiangpeace.gov.cn 】 【 2025-10-22 16:19:26 】 【 来源:内江日报

  10月20日,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联合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委老干部局,走进市中区永安镇初级中学校,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反诈、禁毒、防校园欺凌等多维度安全知识的普及,为全校师生送上了一份内容翔实、实用性强的“安全指南”,切实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防线。

  

  活动伊始,多媒体教室内气氛热烈。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康与伦以互动提问的方式开启反诈宣讲:“同学们,如果有人说‘刷单’返利能轻松日赚200元,或者高价收游戏账号要先交‘保证金’——这些‘好事’是真的吗?”问题抛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作答,现场气氛瞬间热闹起来。

  

  结合近期高发的学生诈骗案例,康与伦采用“案例拆解+话术还原”的形式,逐一剖析诈骗分子的“套路”:从以“刷单返利”为诱饵卷走保证金,到假借“购买游戏装备”盗取账号密码,再到冒充“老师”“辅导员”要求紧急转账,每一个真实案例都让在场同学直呼“后怕”。

  

  宣讲期间,民警还向同学们发放了反诈宣传资料,内容涵盖常见骗术揭秘、防范措施及报警求助渠道,并鼓励大家将资料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这些看似普通的‘糖果’‘奶茶’,可能藏着伪装性极强的新型毒品。”在禁毒教育环节,内江市中区公安禁毒大队退休民警王凤华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种类及外观特征。

  

  王凤华着重讲解了新型毒品常伪装成零食、饮料、文具等日常物品,极具迷惑性,同时深刻阐述了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要远离陌生人提供的食物饮料,坚决不进网吧、KTV等不适宜未成年人的场所,从源头杜绝接触毒品的可能。”王凤华的告诫让同学们对毒品危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校园欺凌防治是此次宣讲的另一重点。内江市中区公安法治监督大队退休民警田钢以校园欺凌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揭示了“微欺凌”的隐蔽危害——“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故意藏起课本,这些看似小事的行为,其实都是校园欺凌的表现。”

  

  不同于枯燥的法条宣讲,田钢将法律条文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并通过现场互动与情景模拟,让同学们在参与中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遇到欺凌该怎么办”,潜移默化地在少年们心中埋下敬畏规则与法治意识的种子。

  

  此次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得到了永安镇初级中学校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校方负责人表示,宣讲内容精准契合青少年成长需求,既有真实案例的警示作用,又有实用知识的普及,针对性和指导性极强,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深化“法治进校园”工作,联合区关工委、区委老干部局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活动,通过民警宣讲、退休干部分享、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将法治安全知识送到更多青少年身边,用实际行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曾利军)


编辑:郑婷婷
内江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