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人物 >
驻村干部范景松:传承军人优良作风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播种检察种子
www.szq.neijiangpeace.gov.cn 】 【 2025-08-06 15:30:17 】 【 来源:内江长安网

1.jpg


  2023年9月,市中区人民检察院干警范景松怀揣着院党组的殷殷嘱托和检察人的使命担当,一头扎进凌家镇牛角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一线。从检徽闪耀的“检察蓝”,到田间地头的泥土香,他带着军人的忠诚底色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


  党建引领  把“散沙”攥成“拳头”


  在村里的日子,范景松从没有放松过给自己“充电”。政治理论学习他抓得紧,“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场场不落,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心得,那本《四川省驻村干部应知应会工作手册》,更是被他翻得卷了边,驻村的那些门道、章法,他摸得透透的,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党员就得为群众办事”的弦,思想上、行动上都跟党贴得紧紧的,半步不偏,在村里的各项工作中他都挺在最前面,成了大伙儿信得过的“急先锋”。


  防返贫监测  把“风险”消在“萌芽”


  在范景松眼里乡亲们的事没有小事,他心里时刻装着一本“民生账”。他总在第一时间把村情民情摸得门儿清,防返贫这根弦更是时刻绷着,每月雷打不动定期地分析琢磨。谁家可能有返贫致贫的苗头,线索一到他手里,第一时间抓起本子,挨家挨户核实情况,一字一句写出详实的报告,及时向上级汇报。脱贫户、监测户,他都挨个儿敲过门、聊过天。不光如此,他还操心着脱贫户及监测户外出务工的事。谁符合务工交通补贴的条件,他都一一核仔细,一回到办公室他就坐到电脑前,在全国防止返贫和动态监测系统里一点点更新信息,细心织牢乡亲们的“脱贫保障网”。


  民生实事  把“需求”变成“行动”


  他是个不知疲倦的“政策宣传员”。乡亲们需要什么,他就宣讲什么,医保怎么报销、交通补贴怎么申领、脱贫户能贷多少小额信贷、娃娃上学有什么补助计划……都耐着性子讲,让家家户户都听得明明白白,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范老师”。


  村里的大小事儿他也都放在心上。秸秆禁烧的季节,他带着宣传册挨家串户叮嘱;收农村垃圾费时,他笑着跟乡亲们算“环境账”;遇上撂荒地图核实时,他顶着日头在田埂上丈量;防山火、查消防时,他又跟着村“两委”的人一起排查隐患,里里外外把村子的安全网织得密不透风。


  专业维权  让“辛苦钱”暖到“心窝”


  “范老师,这个土地流转费都拖欠了三年了,还能要得回来不?”


  范景松听说有乡亲被拖欠了土地流转费,心里头急得直打转,挽起袖子就帮着乡亲们讨公道。他一趟趟往村民家里跑,把土地流转合同一份份收集齐、理清楚,挨家挨户聊细节,密密麻麻记满了的笔记本,成了帮大伙儿要回欠款的硬气依据。


  作为民事检察干警,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梳理好一份份证据后,向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帮助村民撰写起诉状并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院审查立案期间,拖欠方甲公司主动到村委来协商,范景松抓住机会,运用民事检察办案“和解五法”,像拉家常似的给对方摆法律、算得失,他耐着性子掰开揉碎了说,村“两委”也帮着沟通调和,经过多次向拖欠方甲公司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甲公司支付了拖欠的土地流转费约31万元,现已全部兑现给村民。另一边,拖欠方乙公司还在拖着土地经营费不支付,法院在立案后,开庭审理了此案。开庭那天,他帮着乡亲们把道理、事实、法律摆得明明白白,最后双方达成和解,乙公司分期支付拖欠近三年的土地经营费约8万元。


  范景松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军人的优良作风,展现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检察情怀,让检察种子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生根、发芽,在乡村这片广阔天地里,开出为民服务的灿烂之花。


编辑:郑婷婷
内江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