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书记就像我们的亲人。”提起白马镇朝天门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苏双欢,居民们这样说。苏双欢以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在基层社区治理领域深耕细作,带领社区走出了一条特色治理之路,将朝天门社区打造成为居民口中的“幸福港湾”。近日,记者走进朝天门社区,深入了解苏双欢的社区治理“秘籍”。
“政治引领”凝聚多元合力
“居民群众盼的就是我要干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苏双欢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朝天门社区成立于2020年5月,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人员构成复杂,有3个物业小区、1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常住人口超万人,在册党员283名。面对如此复杂的治理环境,苏双欢深知党建引领的重要性。
她积极推动建立双向交叉任职机制,探索成立社区“大党委”,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成功将各方力量汇聚到社区治理中来。不仅如此,苏双欢还建立双向服务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的联系沟通,推动驻区单位开放文体、教育、服务等设施,为社区提供政策、人才、技术、信息等支持,形成了社区治理的强大“聚合”态势。此外,“红色微家·老党员工作室”“关爱幼苗·五老工作室”“红裙微家”等群众组织的相继成立,更是让社区治理的共建共治氛围愈发浓厚。
“法治护航”守护成长之路
在苏双欢看来,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社区依托“法治讲堂”“微型法庭”、家校共育“法治课堂”等平台,社区开展了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苏双欢组织五老志愿者联系辖区学校,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法律启蒙课程,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法治的护航下,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更加知法、懂法、守法。
“德治润心”涵养文明新风样
为提升基层“德治教化”能力,苏双欢不断激活基层组织社会治理内生动力。社区完善居民积分激励机制,居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文明行为等可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同时,苏双欢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评议机制,开展家风家训、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社区每个角落,居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自治强基”激发社区活力
“以前觉得社区的事离自己很远,现在有了协商平台,大家都能参与,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当然要一起建设。”居民王女士说道。一直以来,苏双欢积极搭建各类协商平台,鼓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妇女代表及志愿者围绕“抓安全、治环境、促品质”等社区事务建言献策,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此外,她还联合相关单位与部门,组织居委、物业服务人员,定期开展检查、走访,有效控制违法乱建、破坏绿植等行为,实现党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党建资源共享、科学发展共赢的共治目标,为社区治理增添强大动力。
“智治增效”打造便捷社区
在数字化时代,苏双欢积极探索智慧管理创新。她运用“川善治”服务平台,构建起网络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让社区党建工作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
社区还开设乡村广播,通过电话录音、智能拨号,向居民宣传反诈知识、正确使用燃气及生活用水用电等信息,让居民在家就能了解社区政策和生活惠民信息,享受便捷的社区服务。
在苏双欢的带领下,朝天门社区先后荣获内江市市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内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民主法治社区”、四川省“六无”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社区”等荣誉称号。面对成绩,苏双欢保持清醒,她深知社区发展仍面临国企退休党员管理、老旧院落遗留问题等挑战,但她充满信心,表示将把所学所思转化为工作动力,持续探索更有效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苏双欢表示:“居民需求日益增多,社区治理任务繁重,我们亟须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治理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聚焦居民关心的难点堵点,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回应居民需求,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努力营造和谐美丽幸福家园。”(曾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