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治理 >
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典型事迹摘登(五)
www.szq.neijiangpeace.gov.cn 】 【 2023-11-24 10:42:27 】 【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今年是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现对其中58家单位的典型事迹予以摘登。


  目录


  安徽


  24.医疗纠纷“导、解、防”工作法


  安徽省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25.“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民法院


  福建


  26.化解海上养殖纠纷工作法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


  江西


  27.“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助力乡村解纷工作法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


  安徽


  医疗纠纷化解“导、解、防”工作法


  安徽省马鞍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马鞍山市委政法委强化预防在前、调解优先、依法调解、实质调解的理念,牵头推动卫健、司法行政等部门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探索树导向、依法解、促防范的“导、解、防”工作法。


  一、树导向,畅通主渠道。坚持建体系、明规范、强队伍,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增强医患双方对医调委的认同感,树立“医疗纠纷化解找医调委”的社会导向。一是强化制度衔接。出台系列制度规范,为医调委调处医疗纠纷提供制度保障,明确索赔金额超过1万元的医疗纠纷,必须申请医调委调解,凸显其化解医疗纠纷主渠道定位。二是突出专业承接。选聘10名专职调解员和113名医学、法学专家组成专业团队,设立法律、医学2个专家咨询委员会和4个专业调解组,每组配备具有医学、法学等专业资质的调解员,为医疗纠纷化解提供强有力专业支撑。三是做好群众宣介。通过咨询答疑、一线宣讲、媒体引荐等方式,及时主动对接群众,聚焦医患双方在病情认知程度、医学知识、医疗服务规范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针对性地释法明理,赢得信任,群众主动申请医调委调解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2021年以来占比保持在80%以上。


  二、依法解,彰显公信力。坚持依法依规按政策调处,实行准司法程序,做到受理、调查、评估、定责、协议等环节公开透明,彰显公平公正。一是实行随机分案。将纠纷受理后按类随机分发至4个调解组办理,统一案卷文书,实行工作职责、工作纪律、调解流程、政策标准以及调解人员公示“五上墙”,主动接受监督。二是精准调查研判。创新一查二问三研判的工作方法,即:全面查阅病历档案相关资料,分别询问医患双方意见,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分析研判,还原事实真相、找准矛盾焦点、找准化解突破口。三是科学评估定责。对索赔金额1-10万元的纠纷,按照回避和随机相结合的原则,从专家咨询委员会中抽取专家进行医学评估;对病情复杂以及预估赔付金额超过10万元的,则必须通过医疗损害鉴定、病理鉴定,明确医患双方过错及责任程度。四是依法公正调解。坚持居中调解,以法律法规和技术评估、司法鉴定为依据,客观公正确认医疗机构是否应予赔偿,商定合理赔偿额度。对试图以闹取胜、暴力维权的,坚持原则立场、绝不让步,必要时导入诉讼程序解决,有效维护了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在成功调解纠纷中,“零赔偿”占比近20%,确认医疗机构有过错的全部履行到位、无一反复。全市“赖床”“医闹”事件下降至近五年“零发生”。


  三、促防范,助力控源头。坚持以调促防、源头治理,通过前端、中端、末端全链条参与,筑牢医疗纠纷“防火墙”,帮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一是主动介入预防。对于重大医疗纠纷,采取“一线工作法”,第一时间选派调解员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及时稳定患方情绪、缓解对立局面,引导进入调解渠道。二是注重以案促防。每处理一起纠纷,均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意见条。编写纠纷处置案例汇编,组织上门送教、入院巡讲。三是助力监管设防。每年发布医疗纠纷调解工作年度分析报告,配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定期召开医疗纠纷分析会,提出管理建议并协助依法处置医护人员医疗行为不规范问题21件次,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人民法院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凸显、种类多、化解难等问题,桐城市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精神注入纠纷化解,推出“六尺巷六步走”调解工作法,在市委政法委领导下,会同司法行政等部门在基层法庭及镇村设置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选聘专兼职调解员1500余人,共同做实指导调解职能。全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度达98%以上,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5.6%、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16.3%。


  一、听取诉求,全面了解案情。听是基础。耐心细致倾听当事人陈述,了解事实经过。一是用“眼”听。通过观察双方脸色、语气语速、言行举止,初步判断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二是用“耳”听。线上线下多方倾听,了解矛盾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和双方的诉求,厘清是非曲直。三是用“心”听。用心分析研判,切准矛盾的根源、症结、争议焦点,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二、辨别是非,精准释法明理。辨是前提。坚持不懈动之以情、明之以理、晓之以法。一是释法理。用乡言乡语诠释法律,以法为据讲法理,合理引导当事人心理预期。二是明事理。用乡风乡俗辨析是非,以理服人析事理,围绕争议焦点,权衡利弊得失,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三是讲情理。用乡情乡义链接感情,以情感化人、教育人,消除思想隔阂、修复双方关系。


  三、劝解疏导,消除对立情绪。劝是手段。用六尺巷典故、典范、典型劝导当事人增强“和为贵”精神认同。一是用典故启发人。通过观摩六尺巷文化长廊、讲述六尺巷“和为贵”精神,引导当事人对标先贤,传承、弘扬“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做人美德。二是用典范引领人。组织乡贤、“五老”、好婆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参与调解,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三是用典型感化人。发挥司法案例指导作用,编印“和”典型案例100余个,制作微视频50余条,开展“微宣讲”600余场次,在全社会营造“事事懂得礼让道理,处处彰显和谐精神”的浓厚氛围。


  四、借力调处,多元联动解纷。借是关键。依托各级平台、统筹各方力量,凝聚调解合力。一是向专家借智。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矛盾纠纷,借助医疗、物业、道路交通等8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让园”等10余个品牌调解室力量,聘请退休政法干警深度参与,提升调解成功率。二是向平台借力。以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依托,建成集“访、调、仲、诉”于一体的“一站式”解纷中心,组织速裁团队整建制入驻,健全“五调联动”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一揽子、全链条化解。三是向科技借能。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调解、线上办案,有效减少群众诉累。


  五、互谅互让,达到利益平衡。让是核心。以六尺巷典故激活当事人“让”的基因。在尊重法理事理前提下,引导矛盾双方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想到对方的难处,“有理让三分”,避免矛盾激化。引导矛盾双方把握“进”与“退”,做到进而有度、不得寸进尺,退而有节、不委曲求全,争取矛盾化解、利益平衡。


  六、握手言和,实现事心双解。和是目标。把“案结事了人和”作为调解的价值追求。一是促事和解。积极促成达成调解协议,强化自动履行,实现就地化解,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90%以上。二是促人和睦。设立握手言和台,将调解成功照片上墙展示,通过仪式感增强心理暗示,帮助双方理顺心气,重归于好。三是促心和顺。纠纷化解后,组织法官、调解员常态化跟踪回访,持续宣讲“让”与“和”的理念,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消除“心墙”。


  福建


  化解海上养殖纠纷工作法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


  宁德市霞浦县是福建省海洋渔业大县,特别是养殖面积最大的溪南镇,渔业人口1.5万人,藻类养殖逾万亩,渔排养殖近35万筐。近年来,随着海上生产迅猛发展,相关矛盾纠纷易发。溪南镇因地制宜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实现“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有力维护海域平安和谐。2022年以来,调解涉海涉渔纠纷成功率100%。


  一、科学研判,厘清海上纠纷“主特征”。结合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促四访”,对海区矛盾纠纷深入研判,不断提升工作精准性。一是精准画像。全面掌握辖区船舶、作业人员(含外来人口)底数,对多发易发的船只意外碰撞、养殖海域争抢、安全作业事故、拖欠渔民工资、渔民日常纠纷等5类重点矛盾分别制定化解预案。二是分层研判。坚持周研判工作制度,镇平安办初判、镇“海上枫桥”专班会商研判、镇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判,根据不同矛盾风险分类建档造册,协同跟踪动态变化。三是技术辅助。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研发“海上社区智慧综治平台”,全面收集海区各网格基础数据,推动会商研判精准化、科学化。


  二、深度排查,拧紧矛盾预防“安全阀”。一是专职排查。组建由退休村干、沿海村网格员、党员养殖户等15人组成的“海管中队”,一周3次巡查,必要时每日一巡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建立不同等级风险提示单,落实对应矛调队伍。对排查出的海域风险隐患,则邀请海警部门进行处置。二是群众排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以及在海上社区、渔排管理房等醒目位置张贴热线电话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及时有效办理。三是矩阵排查。以七星海域“海上社区”为试点,建立“1+6+N”法治服务矩阵(“1”个海上综治中心,海上枫桥便民服务中心、海上警务室、七星诉非联动工作站、海洋生态检察工作室、海上信访评理室、法学会海上工作室“6”类载体和其他社会“N”种力量),通过发挥专业力量作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纠纷隐患。


  三、多元解纷,打造海上和谐“新枫景”。一是流动解纷。组织政法干警、养殖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等共同参与,购置2艘快艇设立“海上流动评理室”,在海上灵活解纷,做到纠纷在哪,评理室就“流动”到哪。二是包案解纷。对排查发现风险等级重大的案事件,落实“六定”责任制(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协办单位、定办理要求、定办结期限),建立动态管理、调度跟踪、交账销号等制度,最大限度提高化解成功率。三是温情解纷。推行以政府出资为群众办理保险的“社会治理+保险”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经济补偿功能,为弱势群众提供风险保障,让调解有力度、有温度。


  江西


  “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助力乡村解纷工作法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


  近年来,寻乌县南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按照寻乌县“单位联村、干部联户”机制要求,推动干部下沉联系群众,做到民情在调查中掌握,风险在调查中防范,矛盾在调查中化解,实现矛盾纠纷“能在村组不在县乡”。


  一、构建“三联”机制,打造解纷体系。一是单位联村帮扶。全镇18个行政村均有县直(驻县)企事业单位挂点联系,镇里用好这一帮扶机制,延伸平安建设触角。联村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到村调度指导平安建设工作不少于1次,协助解决一批影响基层平安的突出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二是干部联户结对。统筹县、镇、村三级近300名干部联系全镇8800余农户,每名联户干部结对联系约30户农户,每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形式线上至少联系1次,每季度至少入户走访1次,要求“干部能认得门、群众能找到人、有事马上到、无事问个好”,及时了解家庭情况。三是政法联系服务。组建由县级政法挂点班子成员任组长,镇政法委员任联络员的南桥镇“123”法律服务团队(1名法律顾问、2名政法干警、3名巡回审判联系人),下沉各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纠纷调解等菜单式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二、发挥“三员”作用,凝聚解纷合力。一是发挥“预防员”作用,做好源头防范。联村单位帮助村(社区)完善平安基础设施、打造法治广场等,夯实平安基础。联户干部入户调查或核实所联系户家庭基本情况,推动落实惠民政策。有针对性地推送安全防范知识,及时解答群众政策咨询,防范因政策落实不到位、不公平引发矛盾纠纷或信访问题,对有需求的群众,为其代办有关事项,增进互信。法律服务团队到村(社区)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增强群众法治观念。二是发挥“信息员”作用,做好排查通报。联户干部通过与群众拉家常、话家事等方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倾听群众诉求和心声,尽力帮助或会同有关方面帮助解决其合理诉求。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和其它风险情况,通报给乡、村并协同处置,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三是发挥“调解员”作用,做好化解疏导。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以属地、属事原则明确化解责任主体,联户干部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和疏导工作,法律团队配合做好释法支持,形成化解合力,直至案结事了。对普通矛盾纠纷,坚持调解优先,分别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方式,多调联动,减少群众诉累。


  三、实施“三化”考核,提升解纷质效。用好“挂点单位与镇、村联动考核、责任捆绑”机制,依托镇级综治中心对“联村共治”情况进行考核。一是清单化履职。制定出台《南桥镇“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工作方案》,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对情况复杂的,向相关部门发函,联系挂点单位、法治服务团队、行业部门进行协商研判。二是智能化督查。开发钉钉手机APP联户走访平台,设立“干部联户日志”板块,联户干部通过该平台实时上传排查发现的问题,镇综治中心通过后台查看联户干部走访轨迹和走访时间,并每月对联户干部走访时间、内容、成效进行评分考核,解决“走马观花式”的无效走访现象。三是规范化奖惩。对年度矛盾少、发案低、秩序好的村(社区),由镇党委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对优秀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法治服务团队,推荐至县平安办表彰。对发生重大案事件的村(社区)实施综治惩处。


编辑:郑婷婷
内江市市中区长安网版权所有